地產
中國・海外・香港

林筱魯:安居的信與望


林筱魯 :【資深規劃師】 【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

當土地大辯論所引發的各方意見仍有待梳理時,施政報告提及的1,700公頃「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又添波瀾。剎那便引發坊間輿論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從經濟崩潰到極端氣候,莫不令人憂心忡忡。加上世界政治形勢的波譎雲詭,可能只有深山挖洞這個方案,才較切合末世恐懼的思維。

今天是好是壞,還得套用《雙城記》中老掉牙的名句: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
   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這是絕望的冬天,
   我們擁有一切,我們一無所有。」

明天是否會更好?需要集體智慧之餘,更重要的是大家要對未來抱有希望。特首在《施政報告》中說要為香港燃點希望,在在是明智之言。但如何燃點?從哪裡燃點?希望本就是因人而異,隨時變化而難以捉摸的東西。安居當然並不是希望的代名詞,但觀乎眾多民調結果,能切實處理房屋問題,幾可肯定能為年輕一代以至社會整體帶來多點希望。政府也不斷強調並力求解決房屋短缺問題的根本—土地供應短缺,但社會上對土地供應的種種方案,依然充斥著不少懷疑和反對聲音。

在現今社會整體互信基礎如此薄弱的情況下,政府面對的最大難題,是怎樣重建公眾對政府種種承諾的信心?可惜這並非洋洋灑灑數萬字的施政報告,或任何創意文宣工程的解釋論述所能達成。撇開「政府所言是否可信」這個幾近永沒討論結果的哲學問題,土地供應方案與完成房屋建設可供安居的時差太遠,一般市民大眾難以感受其裨益何在,更懼怕未嘗其利而先受其害,卻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

置業助安居  倡建公共資產管理平台
現時香港大概有七成人口,居於包括「居者有其屋」的自置物業中。先勿論安居是否必須置業,但置業有助安居卻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樓價飛升買不起、樓價崩潰不敢買;為剛成年的子女追著暴升的市價買樓,新婚夫婦明明可以在跌價時入市卻怕吃虧,這些時常聽到的真實故事,不單反映問題的吊詭之處,更已成為纏繞蒼生的詛咒。甚麼是剛性需求?甚麼是投資需求?硬要市民大眾將置業自住與投資升值考慮分割,也不是務實的態度。

當大家深恐一生省吃檢用地儲蓄也追不上樓價,而「居屋」不論是折扣多少,中籤機會等同買彩劵,所以縱使成功造地也不一定有助一己「上車」,造地是用來建豪宅和輸送利益給發展商的說法便大有市場。如何建構一個能連結造地與安居,而一般市民可以信賴的方式,一個可望兼可達的穩定置業階梯,便成為值得探究的課題。

若由政府建立特殊的公共資產管理平台,以某種方式將儲蓄、土地供應和「上車」掛勾,確保儲蓄額在一段時間後可兌換成樓面面積,即是必然有「權」買樓,相信有助舒解公眾在土地供應與房屋策略上對政府信心不足的問題。也同時能將一些因恐懼而莽然流入樓市的資金,有序地進入推動居住用地和住房建設的管道。

概念轉化成計劃的過程中,必然牽涉不少原則和執行細節,而任何涉及資源分配的系統,必然會面對先後與多少的問題。縱有一天我們在信心與希望的平台上擁有一切,有很多事情還需抱有愛心才能解決。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