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港股專家】唐仁:小米(1810)業務遠超於智能手機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2017年小米(1810)手機在全球的出貨量為9,240萬部,排名第5位,緊隨三星、蘋果、華為、OPPO之後。小米創辦人雷軍去年提出2018年手機銷售目標1億部,他於早前透露,在10月26日晚11時23分,小米手機今年出貨量已突破1億部,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小米手機出貨量突破億部,反映集團過去3年努力技術創新、產品品質和國際化的成果。小米雖為互聯網服務商,但推新產品步伐並未減慢。小米今次在港推售米家激光投影電視,叫價13,999港元,這部投影電視最大可以放到150吋,商用家用均可。

臨近11月11日,小米已預備舉行超級購物節,由於在港多了間地舖分店,加上與4間電訊商合作,雙十一銷售與人流料勝上年。

集團過去以「硬件、互聯網、新零售」組成的鐵三角模式經營,但隨科技發展,已演變成「硬件、互聯網、新零售、金融科技(Fintech)」,而金融科技更應用至任何一環。

由於傳統金融機構在製造產業金融上有不足之處,如難以得到數據(Data)、數據不足等,因其用戶量龐大,集團能解決這些問題。在金融科技應用下,使硬件製造能深度信息化、零售完全聯網化。以手機為例,手機結合金融科技可成為支付工具,認為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保安(Security)等金融科技的應用可以十分廣泛。

滙豐研究發表報告指小米利用其龐大的智能手機用戶群,在物聯網(IoT)和互聯網服務領域建立強大的數據相關業務,並相信公司在這些領域取得的成就並沒得到應有的市場重視。例如,公司今年上半年互聯網服務業務僅相當於總收入的9%,但卻佔總毛利45%。

該行認為公司目前值得注意的業務遠超於智能手機,相信其三管齊下的相互關聯商業模式將推動可持續及自我強化增長。該行相信公司智能手機市佔率提升、物聯網新產品推出以及互聯網服務業務貨幣化將成為公司的增長引擎。該行首予小米「買入」評級,目標價16.65元,預期公司2017至2020年以非通用會計準則計算純利複合年增長率達60%,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達35%,並認為產品升級及產品組合改善將帶動公司毛利擴張。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