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blog

邵志堯:車站


邵志堯:江西財經大學 客座教授

香港的高鐵終於開通了,很多人認為45分鐘到廣州是騙人的,因為到的是廣州南站,而不是現時直通車到達的廣州東站,有這個見解的人看法相對狹窄,沒有利用大格局去看事物。

廣州最初期的火車站是越秀區的那一個,只有四個月台和八條軌道,在1974年建成,筆者曾經在九十年代初春節前到過,那時候有大量「盲流」佔據,人根本插針也不入,進入不了火車站的大堂。同期我也到過天河區作考察,廣州本地人並不看好新區的發展,認為那裡的位置太偏遠,並不適合作發展和興建新車站,但是今天天河區已是全廣州的豪宅區,一個停車位的售價也接近一百萬人民幣,是廣州市民嚮往居住的地方。廣州東站有七個月台十二條軌道,比廣州站的面積大一倍,仍未能舒緩龐大的流量。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上海,九十年代時曾經有老上海人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也不要浦東一間房」,今天來看應該是倒過來,浦東陸家嘴比浦西更為吸引。

近十多年內地城市的發展規律,已令他們上了一課,知道新城的發展潛力都比舊城強大,所以最近到廣州走了一趟,他們更加對廣州南站寄予厚望,因為南站的規模比東站更大,有十五個月台二十八條軌道,可以高速接通至全國,認定廣州南未來的樓價和商業價值比天河更高,筆者對此非常認同。

香港地產也是用鐵路伸延的模式發展,基本上光靠車票收入是支撐不了鐵路運作的成本開支,它是用地鐵上蓋物業的發展權去彌補盈運損失和創造利潤,身為領導人不應只為了爭取短期的掌聲而忽略了大格局,一個車站應該著眼未來十多廿年後的使用量,若沒有視野只有小修小補的思維,最後受害的就只有市民,筆者深信今天反對高鐵建設的人,尤如九十年代時香港反對興建赤鱲角機場一樣,最後會以此為榮,今天你可能不同意,十年後再回頭看,便會感激香港有幸能接入內地的高鐵網絡。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