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A股難再大跌 港政策有問題


《資本壹週》676期 (2018年10月25日)
A股難再大跌 港政策有問題
.中央托市招數,不是沒有用,而是章法頗為混亂。
.人口推算並不限於過去數據,而需前瞻未來發展。
.這邊廂接收須補貼的單程證,那邊廂拒收有錢人。

內地股市自從前週跌破「熔斷底」後,繼續跌跌不休,上週五更低見2,449點,創下4年以來低位,卒之四大金融巨頭,包括副總理劉鶴及人行兩會頭目易綱、郭樹清、劉士余集體發聲力撐A股,結果本週終於重返2,600點,相信再難大跌。

中央的托市招數,不是沒有用,而是章法頗為混亂。其實,早在半年前,與北京當地的朋友談起對股市的看法,已經頗有這種感覺。

首先,中央認為,內地散戶並不熟悉股市,於是不想散戶參與。可是,A股正正是散戶市,散戶的參與率極高,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年鑒2018卷》顯示,A股市場當中,散戶貢獻了82%的交易量。反觀外資的比例,則僅為2.6%,相看日本就高達30%左右,韓國亦有15%左右。

GDP升3倍 A股原地踏步
此外,中央認為,H股因為面向國際,因此指標性比較強,換句話說,A、H股應該併軌。如果不是H股升上去,由A股跌下來亦可以。可是,雖然A、H股個別發展,但仍然是齊升齊跌,始終存在一定差價。

這還不特止,一方面在繼續去槓桿,另一方面企業借貸卻在上升,不少上市公司將股分抵押了給銀行。

其實,國家隊已不是第一次出場,之前在3,000點水平開始托,結果上證綜指還不是跌了下去,惟最後也回升,國家隊亦陸續退場,齊齊都賺了場,也穩定了市場;但今次國家隊有沒有出手?實在難以說得準,且看成交金額,兩市分別只得千多億,港股都有這個數。

然而,A股實在難再大跌,始終現時是在低位,並非在高位。且看上證綜指如今在2,600點水平,即是相當於2006年尾時。當時中國GPD為21.94萬億人民幣,去年年底已經增加到82.71萬億,升了接近3倍;反觀A股指數卻在原地踏步?指數升幅應該比GDP升幅再翻倍,即是上升6倍才對!

單程證流入 多過人口增長
說完中央托A股的政策,回說港府的施政,除了在今期《資本壹週》內〈資本政經〉所提到的土地政策,港府須提高透明度的,還包括人口政策。港府推算,本港人口於2043年達822萬後見頂回落,至2064年時下跌至781萬,因而估計未來30年的土地赤字是1,200公頃。

個人認為是低估了,事關人口推算並不應該只限於根據過去的數據,而需要前瞻未來的發展,甚至像新加坡的規畫。而在「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機遇下,香港充滿增長潛力,勢必吸引更多內地人以至外國人來港「搵食」。

淨計每日單程證的150個名額,每年便有逾5萬個內地入來港,20年下來,便達100萬人,相當於「明日大嶼」計畫落實後所能容納70萬至110萬的數量,此便難怪反對聲音的批評——計畫將會耗盡庫房所有儲備之餘,為的就是容納一班單程證?

根據民政事務總署及入境事務處統計,自從單程證政策2002年實施以來,透過此渠道來港的內地人,截至今年第二季,已達75.7萬人;同期,香港人口只由2001年年底的673.03萬人,增加到744.89萬,即是只增加了71.86萬人。換句話說,單程證的流入,還多過總人口的增長——單程證「換」走了一些本來住在香港的人。

事實上,淨計2017年,總人口由737.71萬,增加到740.98萬,增長了3.27萬,但憑藉單程證流入的,已達4.7萬,移民走的則為2.26萬人,另再加上出生人數5.66萬,減去死亡人數4.66萬。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7年年中,本港人口共有739.17萬人;當中,常住居民佔717.28萬人,佔了97%,流動居民只得21.89萬人。反觀新加坡,現有563.87萬人口,常住居民只佔399.43萬,即是七成。本欄常說「人通,財才會通」,因此,乘着大灣區的發展,香港的流動人口需要急增。

重啟投資移民 填海有着落
單程證來港人士當中,相信有錢人所佔比例不高,相反大部分都需要政府補貼——索取綜援以至入住公屋。值得注意的是,單程證的審批權,還不在港府,批些甚麼人來港,完全不知道,透明度欠奉。

更叫人摸不着頭腦的是,港府這邊廂無話事權地源源接收單程證之同時,那邊廂卻拒絕投資移民——由2003年實施時門檻在650萬元,到2010年提高到1,000萬元(還將物業從資產類別中剔除),至2015年更索性取消。

根據入境處資料,截至2016年年底, 共有30,910名申請人獲正式批准來港居留,總計為香港帶來多達2,708億元的投資。如果現時重啟計畫,並將門檻再提高至2,000萬元,繼而說明所有資金用來填海,「明日大嶼」便無須消耗政府的財政儲備了。

南華證券錢莊
因為「阿爺」的救市措施,港股本週仿如坐過山車,週一(22日)來一個極地翻身,大彈591點;週二(23日)卻出現絕望性回調,大跌606點,即是週一的升幅消失之餘,還要跌凸收場;來到週三(24日),就出現大震盪,先跌後升再跌又反彈,高低位相差達459點。
大市進入如此波動期,肯定嚇怕不少投資者,在這情況下,投資者應該考慮減持部分持貨,同時進行換馬。至於換入哪些股分,就要列位看官自行判斷,自己計數,是換入強勢股,還是換入弱勢股。強勢股方面,有鋼鐵股及聯想(00992);弱勢股方面,則有科網股。個人就傾向不換入科網股,因為供應太多。

另外,曾經是香港股民最愛的大笨象滙豐控股(00005),已連續5個交易日出現沽空比率逾五成的情況,當中本週一其沽空率更一度升逾六成,創近6年半新高,反映市場似乎甚不看好大笨象本月29日發布的第3季業績。

每週一股——中國神華(01088)
氣溫下降,天氣開始轉涼,取暖煤需求料大增,加上中央致力控制產能,利好煤炭價格。中國神華(01088)最新公布的營運數據,9月商品煤產量按年增長4.3%至2,410萬噸;煤炭銷售量按年增長11.6%,至3,930萬噸。期內,總發電量按年增長6.7%,至233.4億千瓦時;總售電量按年增長6.8%,至218.7億千瓦時。隨着第四季踏入煤炭需求旺季,料營運表現持續向好。

今年首九個月計,商品煤產量按年倒退0.6%至2.2億噸,煤炭銷售量按年增長3.6%至3.4億噸。總發電量按年增長8.6%至2,136.6億千瓦時,總售電量按年增長8.8%至2,004.4億千瓦時。

目前神華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超過15%,市盈率只有6.8倍,週息率達5.56%,無論估值及息率都有一定吸引力,集團將於月底公布季績,料季績前續有追捧。

一週重點新聞
.美國聯儲局9月議息會議紀錄顯示,少數官員預期利率政策可能一段時間內需要變得溫和緊縮,部分官員認為可能需要將利率上調至高於他們認為的長期水平。
.內地官媒發表評論文章透露,政府高度重視股市健康穩定發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革新舉措將陸續推出,並將隨着未來各項政策落實。
.渣打環球研究報告顯示,9月外資流入中國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規模明顯放緩,由8月的710億人民幣降至60億,為2017年11月以來新低。
.人民銀行宣布繼今年6月增加再貸款及再貼現額度1,500億人民幣後,再於上述基礎上增加相關額度1,500億,以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對小微企業及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9月內地社會融資規模(即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約達2.2萬億人民幣,按月增加14.35%,創今年1月以後的次高水平。
.證監會建議收緊券商孖展借貸的諮詢期於10月18日結束,市場普遍認同應處理抵押品或孖展客戶過度集中的風險問題,惟對孖展借貸總額設上限予保留。
.有消息指中國證監會已要求在港中資券商不可經營財務公司,而已開展業務公司也不得再新增業務,直至現有項目合約到期後結束。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公布的調查顯示,進出口貿易及批發等三大行業的營商信心指數均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更有多達三成受訪企業考慮裁員,反映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已逐漸反映。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公布新一批迷網股分,共29隻,當中主要牽涉華融系,當中較令人意外是連民生銀行(01988)也被包括在內。

美國商務部將於10月26日(週五)公布第3季GDP數據,市場關注能否繼續保持在4%以上。今年第2季,美國GDP增長達4.2%,是近幾年最高水平,僅低於2014年第3季的4.9%。另滙豐控股(00005)將於10月29日(下週一)公布今年第3季業績,市場預期其季內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會有逾兩成增長,但更叫人關注是該行如何看前景。

文章來源:Capital Weekly 資本壹週

吳鴻生南華集團主席《資本壹週》社長
劉若文:《資本壹週》總編輯

免責聲明
– 投資涉及風險。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
– 任何用途均須遵守所有適用之法律。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