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港股專家】王贇:A股救市的三難


在上周中美貿易戰互開第二槍之際,又有人民銀行定向降準的新聞,調低五大國有銀行和十二大股份制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0.5%。市場預期此舉將釋放7000億人民幣的資金,並認為對股市利好。

筆者是基本面的信徒,深信一國之股市健康狀況,是其國家經濟和企業運作的倒影。投資者的買賣行為,則反映人民核心價值觀。救市不救經濟,如治標不治本,待病入膏肓時則後悔莫及。即使是救市,也困難重重。

第一難是頂層設計失誤。股市作為金融業和實體經濟間的融資橋樑,其定位和功能均有限。審批制和眾多上市的限制,令企業難以上市,前期投資者的資金撤離受阻,不利資源的循環投放。加上股市做空、槓桿等限制,有違自由市場的根本。市場不自由,價格則無法反映供需的真實情況。拯救一個失效的價格,有如「周中煮塘虱」,患得又患失。

第二是企業管治、營商風氣和業務價值偏低。與其爭辯是監管者的錯,還是企業的錯,倒不如說整體商業發展未成熟。雖說中國正努力從中等收入國家,發展成高等收入國家,但大部分企業收入和利潤仍然來自國有銀行、重工業、原材料和房地產等最低端的行業。

歐美的企業和資本制度,經歷過百年來眾多人才知識累積,才發展至現今成熟的地步。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多只是兩代人的事。市場的組成還是那些人,底蘊和思維格局自然仍是開放前。最垃圾的風口例如P2P貸款和共享單車,都在中國吹起來又消散,更不用對股市有什麼期望。

最後是心態。近年中國發展急速,的確讓一小部分人富起來,但卻讓一整代人遺失了自我。幾千年來農業社會求穩定平安的心態,突然間要超英趕美,要像美國般搞芯片革,要像歐洲馬歇爾計劃般搞一帶一路,要像德國般搞工業4.0。這些方案都無法與經濟實力對接,淪為口號。別人的股市有牛市,為什麼我們也一定要有呢?

從正面心理學來說,肯定自己的唯一來源是自己,並不是依賴別人。別人的好,自己得不到,永遠就只在別人後面追趕。水中之魚,學猴子爬樹,學飛鳥翱翔,學野馬奔馳,只會迷失自我,碌碌無為。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