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貿易戰火】從戰略合作走向戰略競爭,解構中美經貿變局和應對


美國對進口鋼材和鋁材徵收25%及10%關稅。

近日,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美方宣佈根據301調查在7月6日對首批原產於中國的340億美元進口產品實施25%的關稅。中方隨即反擊,決定對美國出口中國的產品加徵等值關稅。這一幕劍拔弩張的形勢與1999年兩國達成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協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標誌著中美經濟貿易關係從戰略合作走向戰略競爭。

撰文  葉永成

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貿易與發展研究計畫主任、中文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盛柳剛,在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政策研究網絡及全球中國研究計劃合辦的「二十一世紀中美經貿關係的變局、挑戰和應對公開講座」上指出 ,中美雙邊關係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而兩國的經貿關係則是兩國關係的基石。

他說,回顧克林頓執政的第二個任期內,中美經貿關係開始回暖。自1997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中美聯合聲明》,宣佈中美兩國將致力於建立面向21 世紀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

經過多年談判,1999年美國批准給予中國永久性最惠國待遇,掃除了中國加入WTO的主要障礙。中國在2001 年順利成為WTO成員國,兩國雙邊貿易和投資迅速增長,這一時期是中美經貿關係最為和睦的蜜月期。

不過,自2001年小布殊當選美國總統之後,就將在克林頓任期內確立的中美戰略夥伴關係冷藏起來,重新將中國確立為戰略競爭對手。但由於「9.11事件」,恐怖主義襲擊美國本土,布殊政府不得不將重心轉移到反恐戰爭,中美因此加大了反恐和經貿上的合作。

單邊貿保主義激化矛盾

2011年奧巴馬提出重返亞洲戰略,其中一個重要的舉動就是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目的就在於增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力,遏制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同時,奧巴馬任期內美國對中國發起了42件反傾銷案件調查和34 件反補貼案件。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踐行「美國優先」,宣揚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大大激化了貿易摩擦。2018 年初開始,美國採取了一系列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一月份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分別徵收最高稅率30%和50%的關稅。二月份對中國進口的鑄鐵污水管道配件徵收68.37%至109.95%的反傾銷關稅,對中國鋁箔產品徵收48.64%至106.09%的反傾銷稅,以及17.14%至80.97%的反補貼稅。

「232調查」+「301調查」

三月上旬根據「232調查」,宣佈將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對此,中國商務部發佈了對原產於美國的水果、豬肉等30億美元進口商品的中止關稅減讓產品清單。三月下旬,美國「301調查」裁定中國侵犯知識產權,四月初發佈清單擬對從中國進口的包括高科技產品在內的總值500 億美元的產品徵收25%的關稅。中國立即回應決定將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總計500 億美元的產品加徵25%的關稅。

雖然中美雙方就經貿問題進行了多輪磋商,但美方堅持其強硬立場,繼續推進對500億美元自華進口的懲罰性徵稅。6 月15 日美國政府發佈了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對約340 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措施,同時對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開始徵求公眾意見。中國政府隨即表示,對原產於美國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其中對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對其餘商品加關稅的實施時間另行公告。特朗普威脅如果中國進行貿易報復,將對額外的4,000 億美元自華進口徵收10%的關稅。由此,中美雙方正式進入貿易戰。

對峙變局根源四焦點

盛柳剛又說,導致這一變局的根源主要有四方面:第一,中國經歷了四十年高速經濟增長,在經濟實力、國際貿易和投資、科技水準等多方面縮小了和美國的差距。第二,過去幾十年經濟全球化雖然在全球範圍內促進了經濟增長,但同時助推了收入和財富不平等的上升,因此,反全球化的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第三,美國深陷2007-2009年的金融危機的泥沼,美國開始感覺到中國崛起的威脅。第四,特朗普宣導「美國優先」,他的當選體現了美國民粹主義的抬頭。

他舉例說,2006 年成立的創業公司大疆,今日已經成長為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的領頭羊,在北美佔據一半以上市場份額。中美技術差距的縮小給中美貿易格局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在中國剛剛加入WTO 時,中國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如紡織業和輕工業。從美國的進口主要是土地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大豆、汽車、飛機。而如今,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資本密集度也在不斷提高。

據海關統計,2017 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8.95 萬億元,增長12.1%,佔出口總值的58.4%。其中,汽車、電腦、手機出口分別增長27.2%、16.6%、11.3%。同期,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3.08 萬億元,增長6.9%,僅佔出口總值的20.1%。隨著中國技術水準的提高,中美貿易格局已經慢慢從要素稟賦決定的比較優勢的行業間貿易進入到由規模和技術優勢驅動的行業內不同產品的貿易。

並未走向「戰略對抗」

盛柳剛表示,中美經貿關係轉向「戰略競爭」,並不意味這中美之間走向「戰略對抗」。根據推算,如果中美之間對各自500億美元進口加徵25%關稅,中美的出口損失分別為154和120億美元,但由於中美兩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出口損失佔兩國各自出口總額的1%不到。如果中美貿易戰不再升級,對兩國經濟的實際影響可能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中國有空間有能力主動降低關稅擴大進口。2016年中國的平均進口關稅為7.8%,美國平均關稅為2.9%,因此中美的關稅差異已經不大。中國關稅水準從1992 的40%下降到目前水準,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企業的生產效率,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準,但並沒有導致大規模的失業。

第三,美國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對現存多邊貿易體系形成了嚴峻的挑戰,各國應該聯合起來反對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堅持在WTO框架下解決貿易摩擦。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