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市場分析】香港書展2018:實體出版業的啟示


貿發局以愛情為主題,希望能夠引起市場 注視。

一年一度的書展已圓滿結束,一如既往,書展不但是暑期檔期的城中盛事,亦往往帶來眾多議題及討論,書展的暢銷書及受公眾注目的書籍,亦總會引來更多重新關注本地書誌界及出版業的狀況。
今年的書展雖然於官方入場人數上破紀錄,但即使主辦單位扭盡六壬,卻似乎未能為本土沉寂已久的實體印刷業帶來活水。網絡時代的搶攻,電子書的興起,是否又會導致實體書籍的形勢每況愈下?
Text / Schiller Fung   Photo / Cheung Chin Yui + Stephen Wong

網絡世代的搶攻

要靠賣書圖利從來不是易事,因為書籍真正付梓印刷之前,已經有作家、寫作人,又要有封面或圖書設計者,然後可能會有校對排版等工作,在消費者拿起一本書付費之前,出版社已先墊付了一批稿費或是薪金開支,變相其實絕大部份出版界也是在做「蝕本生意」。
近年網絡平台愈見強盛,即使是過去未能接受新科技的「父母級」或是「長輩級」,也開始使用手機或網絡裝置閱讀以吸收資訊。在閱讀文化向來低迷的香港,實體書的吸引力有逐漸下降之勢,進而亦影響出版商的出版取態,轉而尋求在網絡上具話題性,甚至是「已成功」的作品。新生出版社如隸屬於毛記葵涌的「黑紙、白卷出版社」,或是主攻網絡流行讀物的「點子出版」等等,今年在書展均有亮相,而且人流頗豐,成功吸引於了網絡生活為本位的年青世代。

絡作品進攻實體市場並非新鮮事,從2014年前後,眾多網絡消閒小說引起的熱潮,便已成為出版社的心儀對象。最有名的莫過於2014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由點子出版社負責出版,其後更被著名導演陳果改篇為電影。數年過去,源於網絡世界的出版物持續強勢,風頭更大有蓋過傳統實體上出版物之勢。

 

港人閱讀模式的轉變

然而,實體印刷又是否會因此些微,其實言之尚早。根據貿發局在書展結束後的新聞稿,指出局方抽樣訪問場內參觀人士,發現人均每年的書籍花費為1,412元,較去年的1,501元,顯著減少近百元。如果以每本中文書約莫100至150元的價錢去計算,已經有約逾10本書左右。比照今年4月由香港出版學會發布的《全民閱讀調查報告2018》,得出香港人每月平均閱讀兩本書籍的中位數,其實頗有雷同。

不過,同樣來自《全民閱讀調查報告2018》的數字,會發現認同「網上閱讀」已等同閱讀的數字顯著上升,增加約莫8%,而自稱有網上閱讀習慣的讀者當中,則分別近5成及3成表示閱讀的內容為媒體網站的新聞以及facebook的貼文。特別是18歲以下族群,自稱會上網閱讀電子書的比例高達27.2%,為所有年齡層之冠(其中31至40歲族群在同調查當中只得10.2%會上網閱讀電子書),可見電子書及網上閱讀,在年青世代中尤其具有影響力。

同調查亦指出,如果一本書籍,具有電子書及實體書兩個版本,受訪者會比較接受哪一個?不同年齡層有逾半數仍然會選擇實體書,可是香港出版業近年雖見艱困,但情況卻未見一直轉差。根據政府統計處2018年6月發表的今年第一季《就業及空缺按季統計報告》,其中「書籍、期刊的出版及其他出版活動」(Publishing of books, periodicals and other publishing activities)不論於機構數目、就業人數以及職位空缺,均沒有顯著變化,其中就業人數約為一萬六千人。

 

實體印刷業的衰落

實體印刷業或許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角色,而目前電子書、網絡媒體仍未能完全替代實體書籍,但書籍印刷業的就業環境卻率先敵不過大勢。對比2015年同及2018年第一季的《就業及空缺按季統計報告》,即可見由15年的18,995人,下跌至16,771人,3年之間銳減逾1成。

實體印刷業的衰微其實不只發生於香港,在「文青文化」的故鄉台灣,一樣面對著同樣的打擊,據當地文化部統計,包括書籍在內的出版業營業額從2010年的367億元(新台幣,本段同)一路跌到2016年的185億元,直到去年才稍為回至190億元,但相比過往仍然幾近折半。當地傳媒及分析人員對於背後的肇因莫衷一是,但相信與智能手機及其他智能娛樂的興起甚有關係,亦可見對於兩岸的華文世界而言,所面對的困境亦相同。

讀者能夠有更多選擇,不論是小說、工具書以及雜誌等均能以電子形式閱讀,意味著購買實體書的讀者,反而更能展現出市場的口味。如早年流行的運程書、財經書、旅遊書,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大眾的興趣,而今年的暢銷書較為特別,竟為童書。聯合出版集團公布書展首6天的銷量,居冠的卻是名為《理財實習生(15)鬥嘴一班》的兒童圖書,其出版社於書展的10本暢銷書當中,更有6本均是兒童圖書。
 

「碎片化」的書籍市場?

到底上述的童書有所吸引之處,筆者實在是不得而知。可是今年的童書及親子市場卻大放異彩,如有書商推出索價要6萬元的「迪士尼英語教材」,書展期間竟獲得家長青睞,書展期間據稱賣出逾100套,即至少已獲得600萬的營業額。升中派位剛塵埃落定,面對日漸具競爭的香港就學環境,今年不少教材、英語學習、課程練習等針對孩童的教育書籍,均獲得家長的支持。

香港的出版市場乍暖還寒,每年書展也被視為溫度計,藉以窺看業界的概況,而書展的主辦單位貿發局為了吸引了市場,每年也會以不同主題吸引公眾目光。今年的主題定為「愛情」,由「祖師奶奶」張愛玲到網絡作家均為主題作家之列,希望透過較為感性的題材,引起更多市場的關注,書展現場亦難得展示了張愛玲的親筆手稿。

對於今年書展的安排及成績,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今屆書展繼續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七日展期吸引過百萬人次入場,書迷除了選購心儀書籍之外,亦踴躍參與現場文化活動。展場內的國際文化村、文藝廊及舞台表演亦吸引大批市民參觀及欣賞,共享這場文化盛宴。」他又提到,今年以「愛情文學」作為年度主題以及推介的十位作家,均是經過書展文化活動顧問團,作出詳細討論過後而得出的集體決定;顧問團選出十位具代表性的作家,皆因希望透過介紹與主題相關不同年代的作者及作品,引起大眾對以愛情為題材的作品的興趣,從而達到推廣閱讀文化的效果,同時希望藉着新晉作家的加入,帶出傳承的精神。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