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棄電視攻網購 港視塞翁失馬


香港電視將全力發展網購業務,但暫無意改名。

為圓一個電視大亨夢,香港電視(01137)主席王維基等足八年,仍未能獲得一個香港免費電視牌,最終決定放棄尋夢。香港電視(01137)週二宣布,撤回免費電視牌照的申請,並全盤撤出廣播市場。雖然港視股價大跌,反映投資者對決定的失望,但其實網購市場更有前景,能賺錢的機會更大,比起免費電視的燒錢營運更理性。

港視於週二確認,將不會繼續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的申請,及其於二○一四年四月十一日向通訊事務管理局提交的申請將予以撤回,同時亦決定將綜合傳送者牌照連同六百七十八至六百八十六兆赫頻帶內的無線電頻譜退回通訊局,並於今年三月三十一日或通訊局合理指示的其他日期起,停止提供廣播類流動電視服務。

徹底放棄電視業務之後,香港電視將主攻網購,王維基更表示,不認為會再涉足電視業務。他坦言,香港現時已有三個免費電視牌照及不少網絡媒體,看不到港視有貢獻的空間。再者,近兩年電視業龍頭的業績都很艱辛,反而電子商貿的回報更好,而港視的團隊及品牌,對網購業務其實均有很大的幫助。

王維基拒絕透露為電視業務灑了多少資金,只稱五年前出售電訊業務時獲得五十億元,當中二十億元用作派發特別股息,現時公司市值約三十億元,所以是「無賺蝕」,但獲得寶貴的營運經驗。電視業務剩下來的器材,該公司則會用作製作多媒體內容推動網購。雖然港視強調網購的回報更佳,但市場的反應表明不認同。港視宣布撤出的週二,股價全日暴瀉百分之十四,收報三點一七元。

等足八年後,王維基終於宣布放棄發展電視業務。

夢起二○○九年

王維基為了免費電視業務,過去八年多作出了龐大投資,並將手頭資產出售變現,犧牲甚大。事緣二○○九年,政府官計畫開放免費電視市場,同年底香港電視、有線寬頻(01097)旗下的奇妙電視,以及電盈(00008)旗下的香港電視娛樂三間公司一同提交申請,當中以王維基的取態最為積極,即使未獲牌照,翌年已開始招兵買馬,從電視廣播(00511)掘走不少人才及藝員。

直至二○一二年,港視更宣布投資六億元興建一座總樓面面積約三十萬平方呎的將軍澳電視及多媒體製作中心,當時預計會於一四年投入運作。為了籌集資金,港視當年出售兩大主要業務,包括香港和加拿大長途電話服務及香港寬頻互聯網服務,收回五十億元。港視其後在沒有牌照的情況下開始拍劇,在零收入之下不斷燒錢,但到了一三年,行政會議宣布只得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則發牌,港視卻「意外」地落空。

其後港視就行會決定提司法覆核,一五年獲判勝訴,但行會再上訴,獲高院判上訴得直。由於港視一直未獲發牌,為免讓已拍好的劇不至變成倉底貨,亦扭盡六壬尋找播放渠道,一三年收購中移動香港的流動電視業務,但由於廣播質素太低,未能配合其高清拍攝的節目。到一四年,港視選擇以OTT模式播放節目,即是透過電腦、手機及平板,以及電視機頂盒等播放送。

一五年停止製作

可惜,由於收入有限,長遠不能支持拍劇開支,一五年港視已停手,不再拍攝新劇,只在平台播放已完成的作品,同一時間試水溫開展網購業務,透過電視頻道銷售產品,HKTVmall於一五年成立,亦為日後的轉型埋下伏線。即使不少人對王維基放棄免費電視業務感到失望,但事實上,網購無論是未來發展空間,或是盈利能力,都遠超電視業務,王維基今次可能是「塞翁失馬」。

香港人使用手機購物的比例,仍較其他地區低。

港視週二當日亦同時宣布其全年業績,雖然網購業務仍在虧損中,但已大幅收窄,而收入亦錄得極高增長。去年港視訂單總商品交易額同比大升二點二倍,至十億七千萬元,去年十二月的平均每日訂單量達七千六張,按年亦大升兩倍,全年虧損亦從一六年的二億六千萬元,收窄至去年的二億元。

雖然王維基承認,現時的網購生意是「做一單蝕一單」,但該公司已找到扭虧的方案,就是要以量取勝,未來兩至三年冀提升網購業務毛利率、降低倉儲及包裝成本,並提升派送效益,若能夠在未來兩、三年內達到以上三項目標,港視將成為香港首個大規模並且有盈利能力的網購商場。

歐美國家的網購大部分是「宅送」,送到指定的地點,但港視的目標並不是跟隨這個「玩法」,而是大量增加門市自取提貨點,令最後一程的送貨成本可以降低,並將線上線下業務結合。每當一間線下取貨店,鄰近範圍的營業額會亦大幅增加。

香港作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運送及派遞成本為以量取勝,若在同一地區內愈多訂單,每次送貨只需要一位司機及一位派遞員及一架送貨車就能負責全部訂單,每張訂單的派遞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港視的目標是將運送及派遞成本,以及自取訂單的成本控制於總商品交易額約百分之六至八之內。

ViuTV開台後,節目叫好,但收視仍偏低。

引自動執貨系統

貨倉的「執貨」問題,亦一直是困難網購的難關,但隨著科技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推進,能為網購業節省大量力物,令現時發展網購業務更是時機。港視開業頭三年全是靠人手執貨,所有貨品置於十四萬呎貨倉的貨架上,由執貨員逐件執,效率不高。今年開始,港視從德國引入的第一期自動執貨及輸送系統,可以大大減低執貨成本,到一九年第三期完工後,每日處理容量預期可達三萬張訂單。

港視「被迫」做網購,其實較留在電視市場可能更好。上週電視廣播公布全年業績,盈利錄得連續四年下跌。截至去年十二月底止,全年盈利二億四千四百萬元,按年跌百分之五十一點三。電視廣播主席陳國強更形容,去年是過去十年最嚴峻的年度之一。

傳統電視經營難

至於兩個獲發免費電視牌的新台,亦一直處於弱勢。電盈上月公布去年業績,該公司純利按年升近一成至二十二億五千萬元,而但免費電視業務ViuTV仍繼續蝕錢,EBITDA(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業績)虧損達到二億四千四百萬元,較一六年的一億八千三萬元虧損繼續擴大。有線寬頻的業績亦顯示,該公司去年的虧損由三億一千二百萬元,擴大至三億六千二百萬元,電視服務的收入跌一成二,至九億一千萬元。在新媒體,如社交平台及串流視頻服務的衝擊下,無論海外及本港,肯「坐定定」看電視的人只會愈來愈少。《電視及聲音廣播規管制度檢討諮詢文件》顯示,每日看電視的市民由○九年的百分之八十五點六,跌至去年的百分之七十一點八;每日看電視時數亦由三點二小時跌至二點三小時;電視廣告收入亦要跌,一六年較一三年跌百分之十一,只得一百一十九億元,而去年首三季,亦只得九十七億元,電視業務只會愈來愈難做。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