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工總主席郭振華 「香港不能無工業!」


當「中國製造2025」、「工業化4.0」時代的到臨,香港能否「再工業化」,譜出獅子山下新篇章,再創輝煌?不少人可能心存疑問……然而,香港工業總會新任主席郭振華(Jimmy),卻大大聲跟你說:Made in Hong Kong絕非上個世紀的事!只是部件模式轉變、產業結構轉變、生產地域轉變、科研基地轉變……那麼,不變的,是不是只剩下毋懼世事變改,還是愈難愈愛的香港工業家?

撰文 葉永成 | 攝影 鄺銘漢

郭振華強調「香港不能無工業!」他說人們日常用的手機、相機、穿戴的手錶、衣裝,每一種產業結構都包含有港商參與投資、設廠生產的成份。「儘管港商只負責製造手機屏幕玻璃、相機鏡頭、但大量生產牽涉到的產值驚人,所佔的份額亦變得舉足輕重。」

郭振華認為,在全球製造業競爭激烈的時代,香港不能單打獨鬥。香港毗連深圳,當地的科技人才來港便捷;同樣東莞是一個產業自動化的城市,並配合國家政策,將目標放在2025年,發展成為第二產業的城市,隨著明年「一地兩檢」的實施,高鐵連繫內地多個城市、港珠澳大橋通車,加上創新創意科技將工業產品升級轉型,連動的發展優勢更趨明顯。

無論何種工業家,滲入科技創新,似乎是毋庸置疑的新出路。「我深信工業與科技一脈相承,產品一定要有創新設計、改良質量,才能賣得好。『再工業化』是現今多個經濟發展國家的重要發展策略,而創新和科技則可促進『再工業化』,發展適合的高端製造業,推動經濟增長。因此,今年4月,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任主席,帶領成立的『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工總也有多位成員被委任,共同為港產工業如何升級轉型,出謀獻策。」

工業界的三大類?

那麼,如何幫助香港的工業家?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郭振華首先解釋了目前本地工業界的現況。「因應香港工業界的生產規模與營運模式,可粗略分為3個層次。第一類屬於產業範疇佔有領導地位的工業家,例如有成員生產恤衫,於全球佔據的市場份額達60%,優勢顯而易見;第二類屬於產業分工、是產品的組成部分或零部件,例如相機鏡頭,佔市場份額達30%,產品標準同樣達到世界級,惟知名度不高,亦缺乏擴大市場,推廣宣傳的能力;而第三類則屬於苟延殘喘,有訂單就接,無就停工休息,找不到接班人或合作夥伴,也不願繼續投資購置設備邁向自動化。」

郭振華說,第二及三類都需要給予支援與協助,尤其是第三類工業家,他們有的是實踐經驗、剩餘的軟硬件配套,如空置廠房或人手,正好為有志在工業界發展的年青人,因缺乏資金與設備,提供適當的配對、入股甚或成為生意夥伴。「例如引入Venture Capital(創投基金),以股份投資的方式投資於未上市但具有高成長性的新生企業資本,結合退休工業家的技術與設備,以及對工業產品的評鑑能力,導引年青一代工業家踏出創業及開發之途。」因此,工總正構思設立一個創新科技平台,提供創新科技的資訊,幫助企業進行商業配對,帶動富經驗的工業家與初創企業之間的合作,而工總轄下的青委會,集合「廠二代」與年紀相若的一批工業家,目標是互相砥礪,協同前行。工總亦正積極籌備、派員參與於觀塘區設立一個佔地7,000呎的共用空間(Co-Working Space),讓老、中、青工業家能夠連繫起來,產生協同效應。

不過,郭振華說,無論是哪一類工業家,都必須要有政府的介入與協助,扮演一個「促進者」的角色,例如做一個廣泛而有代表性、全面的產業結構調查,清楚了解產業的結構分布、生意額、現有的設備及境外投資等情況的大數據,以決定後續的輔助與政策配合,減少資源錯配的狀況,尋找各種產業鏈結構,以善用香港作為免稅入口地的優勢。「政府可牽頭做相關調研及收集數據,藉此了解香港廠商的研發方向、能力,以及對科技及研發人才的需要,從而協助廠商轉型升級。」此外,政府又可率先試用創科及環保的新產品,例如電動車先導計劃,膠樽回收等環保或可再生物料製造的工業品,推動社會風氣支持創科環保。

兩地海關協調加快效率

基於今時今日的產業鏈結構不同於以往,如果說部分工業要回歸香港,不可能做一些大規模、人力密集及低端技術的產品,反之,應從事科技含量高,設計精緻的半成品,運往內地再組裝生產,然後運回香港作出口至世界各地。這種來來回回的做法,需要得到兩地海關的協調,將工序置於「綠色監管」的渠道下,才得以加快效率,把握商機。

因此,以郭振華為首的工總,冀望製訂全面化的工業策略和措施,以重建香港的工業基礎,改善近年太依重於金融、貿易、旅遊、物流四大板塊,改善狹窄的經濟狀況。他認同目前中央推行的「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政策規劃,在這兩個政策的帶動下,對香港未來的發展,特別是對年青人有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有利工業家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來料加工進入市場,亦造就新的企業透過相關政策打入內地。

他說,「一帶一路」倡議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和動力,呼籲工商界人士把握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工總未來工作將聚焦推動創新科技發展,開拓電子商貿商機,以及把握「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發展規劃機遇。「故此,工總於去年年底成立了『國際事務委員會』,加強香港工業與國際社會的連繫和溝通。委員會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探索潛在市場和投資目的地,以及積極舉辦相關活動。此外,工總亦會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議,望能助業界拓展內銷及『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及為港商帶來新機遇。」

灣區城市需互補合作

郭振華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在未來有很大增長潛力,灣區的9個內地城市和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應該運用相互的差異優勢進行合作,促進區內人才、資金和資訊自由流通。舉例來說,香港在金融、科研人才方面有優勢,但缺乏「再工業化」專才,若聘請內地相關人才來港工作,目前的問題是其在港居住成本很高,惟交通基建日漸完善化,好像高鐵已連接大部分內地城市,灣區實現一小時生活圈指日可待,未來這批人可以在港工作、在內地居住。

此外,郭振華表示,期望透過商貿展覽會促進商貿交易,協助會員拓展內銷市場。即如工總過往也有舉辦或參與商貿展覽會的豐富經驗,有助企業掌握電商行銷策略,和利用電子商貿平台開拓內地市場。故此,未來亦打算集中資源在內地,協助轄下32個工業分組會員,尤其是在廣東省舉辦商貿展覽會,為參觀人士安排主題導賞團,重點介紹著名供應商和產品,促進及開拓更多B2B及B2C的商機。工總亦希望透過跨界合作,協助企業在設計、創意等方面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供應鏈與產業結構轉移

對於有業界人士擔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局不穩定,又無該地區的營商經驗,投資會不會有去無回?郭振華說,行內大規模把生產活動轉移往低成本地區的做法由來已久。雖然中國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工業生產國,但是近年內地的投資環境亦開始轉變,勞動力及生產成本上漲等問題,正促使一些外資和本地企業調整業務策略,他們一方面轉移部分生產往其他亞洲地區,例如緬甸、越南,或者伊朗等地,這些地方正重現30至40年前在內地設廠時所擁有的各種優勢,港商同時又可升級內地業務,以提升競爭力。

「今天的深圳廠房工人已非低技術勞工,他們大都是技工級人才,好像全球最大手機生產廠房之一的富士康,亦已將密集人力工序搬遷往河北省,當地政府有計劃撥地及建設配套設施,如工業園區可容納10萬名工人,可見政府的政策與措施配合的重要性。」

在內地從事生產的香港工業家,也應展開不同策略應對珠三角投資環境轉變,包括轉移部分生產和採購活動往內地其他較低成本地區,少部分則選擇同時前往東南亞等屬於「一帶一路」的地區設廠生產,或在當地採購各種商品和原材料,希望利用外部資源降低成本。「走出去的是意念與技術,工業家仍會以香港做基地,因為我們擁有良好的會計制度、進口加工、產品出口的優勢,加上在內地所得稅率偏高達15%,而本地的高新科技業低過200萬元盈利,只收10%所得稅。」

談到工業家的未來出路,郭振華說,可借鑑台灣以產業群去共同開發,互相佔有對方公司股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資訊便可互聯互通,彼此得益。而香港的工業家一向穩打穩紮,毋須刻意追求風險較大的「香港製造」原件產品;反而精於一個範疇的零部件生產,私人企業要做到如比亞迪車廠、華為手機、TCL集團等規模的中國製造品牌,更加需要得到國家政策配合與支持。畢竟,「路漫漫其修遠兮」,工業投資回報期往往超出3、5、7年,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得到。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