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呂志和:交還石礦場「捨不得」


以石礦業發迹的嘉華集團,上月正式把1964年投得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交回政府發展。集團主席呂志和與兒子副主席呂耀東出席移交儀式,兩父子形容對此地有深厚感情。預料該礦場重整後的地皮可提供約1萬個單位,政府計劃將該區發展為一個約2.5萬人居住的社區。有「石礦大王」之稱的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表示,日後安達臣道住宅地皮推出時,集團會積極投標:「搶唔搶到就天知道。」

談礦場點滴軼事:

「身處的這個(安達臣道)石礦場,可以說是嘉華集團的奠基石。早於1964 年,嘉華取得香港首個採礦牌照,礦場立足香港逾半世紀,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三分之一的建築材料,由香港第一個徙置區、啟德機場、紅磡海底隧道、地下鐵路、東區走廊,到青馬大橋、赤角機場,以至香港十大基建等重大工程,嘉華亦有幸參與。實際上,石礦業就是無名英雄,沒有這些基本的建造業,我們的城市絕對不能達到今天的成果。」

論石礦業對港經濟作用:

「礦場徹底改變了香港以人手採礦的歷史,經過幾十年的不斷鑽研和實踐,無論在爆破、運輸、破碎和環保措施等方面,都採用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並發展為一個全封閉式、自動化管理及環保的工廠。53年間,安達臣道石礦場為香港提供一億噸石料,並建立一站式上下游產業鏈,出產混凝土、瀝青、環保磚、管筒及混凝土預製品等高質素的建材產品。」

論石礦場開採對社會貢獻:

「縱然安達臣道石礦場已被開採逾半世紀,整座山形絲毫無改,我們採用『邊開採,邊綠化』理念,種植近23 萬棵樹木,將一個已開墾的山頭,還原為一座綠油油的青山。日後,政府更將於這幅40 公頃的優質土地上,為25,000人建設一個全新的社區,興建上萬個住宅單位。在這個功成身退的時刻,集團亦倍感自豪和驕傲,因為礦場已為業界樹立了一個成功的典範。除了開採量是全港最高,綠化面積和規模亦排列首位,多年來亦為本地市場製造眾多就業機會,為建造業培訓各種傑出人才。」

論集團在廣東礦業發展:

「嘉華建材早於6年前,已將安達臣道石礦場多年累積的先進管理、技術和成功經驗應用到廣東惠東,在當地建設一個全新的石礦場,實現綠色開採,規模媲美安達臣道石礦場,年產達430萬噸石料,產品百分之一百供應香港。今天,惠東石礦場已經成為廣東省石礦行業的先進榜樣,經常接待政府部門和業界參觀和交流。除此之外,嘉華建材早於2000年,已開啟跨地域和多元化生產,在內地發展新型環保產品,包括水泥和礦渣微粉,年產量分別超過1,200萬噸和1,400萬噸。」

論本港礦材行業的發展空間:

「本港未來需要發展大量基建,包括機場第三跑道項目、新界東北,以及公私營樓宇等發展,若礦材供應完全依賴進口,只會增加成本,並有供應不穩定和長途運輸污染的風險,冀政府未來可支持本港礦業發展。」

談交還礦場感受及參與礦業:

「我是不捨得交還,冀能買回該地皮『還心願』……若政府未來推出新礦場,集團亦希望可以投得,但我年紀已漸大,或會將留待第二代或第三代去做。」

論會否參與未來土地投標:

「集團一直扎根香港,我們會盡力而為……當然要搶(地), 搶不搶到就不知道,投地競爭太激烈, 有人不賺錢都做,而自己公司就要向股東交代呢!……我是真的不捨,總希望有機會政府投地時,我能投到其中一幅,我也滿足了,因為是自己的心血,五十多年都在那裏。」

論會否與中資合作投地:

「做到就自己做,做唔到就同人合作……都要睇人地睇唔睇得我起、受唔受我玩先得!」

論現時本地樓價與市道:

「以目前市道不宜炒樓,因為現時樓價高企,有一定風險,有錢有需要就買,因為本港住屋供應增加仍需時。」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