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習特會 難和解 難衝突


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四及五(四月六日至七日)將會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進行首次「習特會」。全世界都非常關注,此兩位全球兩大經濟體的領導人,如何「正面交鋒」。個人卻認為,由於雙方都要面子,因此大和解不會出現之餘,也不會有大衝突的發生。 雖然兩者的背景大不相同(習近平是政治家出身,現在則搞經濟;特朗普卻剛剛相反,是生意人出身,現在則搞政治),不過,兩者可謂殊途同歸——既要權,又要錢。當然,走到最後,終極選擇又可能不同,或許一個要權,一個要錢,惟現階段則目標一致,交手一點難度都沒有。 事實上,特朗普從競選到當選,以至「一切以美國為先」的口號,打的就是經濟牌。而美國從沒試過有一位政治家將國家當成一盤生意去看待、去經營,如今出了一個特朗普,從股市的反應看,市場已相當看好,加上奧巴馬時期的量寬,美國經濟短期之內必定向好,長線則有待觀察。 然而,貿易逆差卻難以解決。首先,本欄早已說過,中國製與美國製的產品,並非競爭性的,而是互補性的。且看解放軍退役少將、國防大學防務學院前院長朱成虎近日接受訪問時引用的數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中,四成是美國公司在中國製造的;此外,中美貿易中,大約四分之一的商品是美國人生產不了的,比如玩具、鞋子、衣服等,因為這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就算前任奧巴馬政府已開始、現時特朗普政府再加速的鼓勵廠商到別個國家設廠的政策,也不能扭轉貿赤。因為無論怎樣轉移,工廠都是設在勞工成本便宜的地方,譬如印尼,以至印度,而非重返美國本土。所以,即使美國因此縮窄了與中國的逆差,另一邊廂與印尼、印度的逆差卻會增加,唯一不同的,只是「養」的不是敵人罷了。況且,中國自己本身也在轉型。而隨着中國遲早連半製成品等都自己製造,與美國的貿差,只會愈來愈大。 這還不特止,以前美國從資本賬仍可大賺一筆,包括內地銀行的重組,外資便撿了不少便宜貨;一眾科網巨頭,淨計三大,即ABT(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皆不在內地上市,又不是內地人為大股東,外資股東亦賺了不少。可是,此支靠財技賺錢的音樂,已經戛然而止,且看就連內地麥當勞都要賣盤。相反,中國企業卻不斷走出去,消費又好,投資又好,邊賺邊學,一舉數得。換句話說,美國已找不到其他途徑兌走貿赤。 至於地緣政治,南海方面,隨着中國填海造島建軍備,美國亦「無符」,派多幾艘航空母艦去巡邏也是徒然;東海情況都差不多,中國雖然無島可造,但與美國鬥巡邏已足夠「制衡」。如此看來,最大分歧可能是朝鮮問題。 

①由於雙方都要面子,因此大和解不會出現之餘,也不會有大衝突的發生。

②即使美國縮窄了與中國的逆差,另一邊廂與印尼、印度的逆差卻會增加。

③從前可在資本賬大賺一筆,如今此支靠財技賺錢的音樂,亦已戛然而止。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