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李嘉誠真的是「撤資」嗎?


英國財相歐思邦訪華,滿載而歸,當中包括兩國同意加強倫敦與上海證券交易所之間的聯繫,決定進行「滬倫通」的可行性研究。 其實,英國雖然是美國在亞洲擺放的棋子日本以外,另一隻在歐洲的棋子,但在「做生意」方面,卻沒有被美國影響,相反更是寬鬆得多,加上其英語的制度,因此在財金發展上成為了歐洲的老大哥,優於德國,甚至穩坐全球第二的寶座。 此前英國與中國的交往,只是被香港回歸前後的問題拖着罷了;如今此路一通,相信短期內會有很多內地資金往英國投資,到時香港的「一國兩制」問題,英國便不復提了。 英國比美國手鬆,淨看李嘉誠的投資,便足以證之。過去十多二十年來,長和系在英國,可謂要買甚麼便買甚麼,包括一些敏感行業,例如港口、電訊、電網、水務、燃氣,被形容為「買下了整個英國」,有報道指其集團在英倫的資產,價值高達三千九百億元。

反觀美國,卻可算是全球最不歡迎李嘉誠投資的國家,可見於其對長和系在巴拿馬運河的港口投資的審查,甚至當年環球通訊(Global Crossing)破產,和黃欲收購,結果卻告吹。 就連中國亦然,最近更大造文章連珠爆發批評李嘉誠「撤資」,先是新華社「瞭望智庫」的〈別讓李嘉誠跑了〉,直指李氏「不顧念官方此前對其在基礎設施、港口、地產等領域的大力扶持,在中國經濟遭遇危機的敏感時刻,不停拋售,造成悲觀情緒在部分群體中蔓延……恐怕不宜說走就走」,繼而《人民日報》亦發表「不必挽留」論。 有關批評可謂毫無邏輯可言,絕對是過了火位。事關李嘉誠近年陸續變賣的內地資產,是早於二、三十年前中國剛改革開放時的投資,其時更是國家需要「大孖沙」帶頭投資時,究竟誰利用誰?加上至今已經持貨久遠,都叫「過橋抽板」?

更重要是,以李嘉誠的眼光,如果當年將該些資金,並非投放到國內,而是外地,相信可以賺得更多。且看當年和黃從置地手中收購港燈,作價二十九億元而已,往後卻「變」出逾千億元資產來。 況且,除了改革開放的初期,內地歡迎「外資」外,過去十年卻是非常保護主義,大項目大板塊統統不允准入,例如電訊、銀行,以至飛機、造船等,至於水、電、煤,即使如李兆基般早投入,發展得頗順利,現在也只能放緩腳步。 此外,李嘉誠的買買賣賣,很多人都會留意,但相信很少人注意到,長和系賣資產,很多時都是在市道好時,先收回成本而已,餘下則待市道大好時才沽貨,大賺特賺。個人估計今次亦然如是,相信長和系在內地的資產,僅賣掉四分之一罷了。如此這般,還是「撤資」?如此言論,只會叫投資大陸者心寒。 

①陸續變賣的內地資產,已是二、三十年前的投資。

②當年的資金,若然投放到外地,回報肯定更加高。

③市道好時,先收成本;餘貨留待市道大好時才沽。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