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習」權強勢 香港何去何從


《資本壹週》643期 (2018年3月8日)

.集權之人有能力領導整個國家向前走,踏上新的台階,又有何不可?
.殖民地時代的一百五十年,加上回歸的廿年,香港對祖國貢獻良多。
.香港與中國沒可能只可共患難,不能共富貴,願中央給予空間發展。

「習」權強勢 香港何去何從
「兩會」正在舉行,此前中共中央提出修憲建議,除了事先張揚的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憲法,還將「國家主席、副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限制取消。消息一出,全球側目。

其實,早於「十九大」後,已經有人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多做十五年,即不單止在「二十大」連任,而是在「廿一大」再做五年,直至二○三二年才退下來,前後共做二十年。因此,今次修憲並不讓人意外。

現時市場的討論點,主要落在權力集中的問題上,以及批評如此一修,便會令中國政治、法治,以至民主大倒退,倒退到毛澤東的獨裁時代,甚至封建王朝的帝制。然而,只要這位集權之人有能力領導整個國家向前走,踏上新的台階,又有何不可?

事實上,過去五年的政績,例如大力打貪反腐,已證明了習近平的能力;過去五年的布局,例如一帶一路倡議,亦證明了其抱負,在內耗減少、部署得宜下,如果做得好,中國經濟發展勢必如虎添翼,國際地位也勢必步步高陞,絕對是好事。

既然如此,多講亦無謂,不如討論一下香港前路怎樣走更實際。本欄便認為,中央如此集權、強勢,若然香港搞對抗,與北京對着幹,扯着中國後腿,阻礙其在國際舞台地位的提升,只會自討苦吃。

相反,香港在中央的布局中,還有很重要的地位,還有可利用的價值,因為香港擁有的優勢,並非內地任何一個城市所能比。而事實上,即使在英國統治的一百五十多年殖民地時代,以至回歸二十年以來,香港都適時貢獻祖國,而且貢獻良多。

首先,早於國家改革開放之初的八十年代,港商已經紛紛北上設廠,輸入資金、輸入技術,將農民轉化成農民工,將勞動力轉化成出口值,致令國家貿易盈餘節節上升。

這還不特止,香港更將股票市場半壁江山拱手相讓,上兩期便引用過港交所的統計,以市值計,中資佔去港股的百分之六十六;以成交金額計,更佔去百分之七十八之巨。若然單看首次招股市場,數字更加不得了——以數量計,固然大部分是中資;以集資金額計,隻隻大型新股皆是內企。

以香港人的智慧,沒可能只能與中國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因此,希望中央能夠相信香港會繼續為祖國作出貢獻,在一國兩制下,在不觸及北京的底線下,給予香港空間發展。

希望集權、強勢的中央,相信香港會繼續作貢獻,給予香港空間發展。

文章來源:Capital Weekly 資本壹週

吳鴻生 南華集團主席《資本壹週》社長
劉若文:《資本壹週》總編輯

免責聲明
– 投資涉及風險。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
– 任何用途均須遵守所有適用之法律。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