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三大產業需揼水 北韓挑機確厲害


—直接津貼市民買樓,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更加簡單。

—香港是服務型社會,要花錢自然是花在服務業的身上。

—北韓即使射不準關島,其挑戰美國的舉動已叫人刮目。

財政司司長的職責,應是理財、創富,現時香港坐擁近萬億元「財富」,未來如何「應使則使」?究竟哪些地方應該使錢?

解決住屋問題依然是今屆政府的重中之重。特首林鄭月娥在其競選大綱中便已提出,重建置業階梯——增加「綠置居」的供應,讓有經濟能力的公屋租戶購買,以騰空公屋單位予輪候人士;另外,亦在居屋與私樓中間,增設「港人首置上車盤」,由公私營合作,讓收入和資產超出居屋上限要求,但又負擔不到私人住宅的首次置業市民「上車」。

本欄絕對贊同「協助市民置業」的理念,但卻認為未必需要這麼大費週章架床屋,弄多幾個階層出來,不如索性直接津貼市民買樓,人人有份永不落空,豈不更加簡單?

反正現時地價這麼高,啟德發展區閒閒地每方呎都要1萬元,而興建公屋、居屋,政府則不收取分毫地價,以單位平均面積為500方呎計算,即是白白放棄了500萬元,若然用以津貼市民買樓,繼而將本來打算發展的公屋用地,賣給發展商起私樓,便皆大歡喜,也避免了暴殄寸土尺金的寶貴土地資源之嫌。

而根據《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的房屋供應目標,是46萬個單位,當中,公屋佔了20萬個,即是每年2萬個,如果將之改為興建成可出售房屋(居屋又好,私樓都好),1年便可突然增加2萬個單位,絕非小數目,再加上向四大發展商每個每年批出1萬個農地轉用途單位,合共1年一下子便增加到6萬個單位了。

旅遊 醫療 教育 極具潛力

除了津貼市民買樓,近萬億元的財政儲備,還可投放到哪裏去?既然香港是服務型社會,在本地生產總值中,服務業貢獻了超過九成,那當然是花錢在服務業身上,當中包括四大支柱的旅遊業,以及曾經被譽為六大優勢產業之一的醫療與教育。先說旅遊業,隨著澳門的旅客數字回升,博彩收入亦回升,相信香港的旅遊業,距離回暖的日子也不遠矣。根據旅發局數字,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共有2,78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的2,716萬人次,增長2.4%;當中,過夜旅客逾1,30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的1,243萬人次,增長5%之多,非過夜旅客則為1,476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的1,473萬人次差不多。

不過,香港的旅遊硬件向來不足——景點不足,酒店也不足,就連聚首商務旅客的展覽設施都不足,而所有硬件,到頭來也是由私人企業發展,換句話說,需要政府花錢的,只是與住宅市場一樣——增加土地供應,即是填海!其他可以做的,就是大灑金錢向外大力宣傳香港罷了,但這又灑得幾多?

相反,醫療產業則可瘋狂地投放下去。因為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醫療開支勢必冉冉上升。根據日本厚生省公布的2016年資料,香港男性的平均壽命為81.24歲,位居全球之冠;女性亦以87.32歲,超越當地成為世界第一長壽。而事實上,根據統計處公布去年進行的中期人口統計結果,截至去年6月底,本港人口逾733萬人;當中,65歲或以上人口佔整體人口的比例,由06年的12%,上升至16年的16%,首次突破百萬關口,達116萬;年齡中位數10年間亦由39.6歲,增加3.8歲,至43.4歲。最重要是,除了本身需要,醫療產業更可服務內地,成為一盤極具潛力的生意。

其實,教育亦然。然而,符合入讀八間大學的考生,比例已相當高,因此,不如投放資源到中、小學,甚至幼稚園,讓香港成為學生出外升學的踏腳石,不失為一盤有錢途的生意。

本地地產股 掀價值重估潮

有了政府這條「大水喉」,經濟便會有新動力,股市勢頭亦一片大好,除了有騰訊(00700)及匯控(00005)繼續帶領,近日還出現了新一輪概念,就是本地地產股價值的重估。最新鮮滾熱辣的是九倉(00004),又拆又派,本週三(9日)單日便大升14%,還有長實(01113)的回購。當有一、兩隻股分帶起,其他同業便會跟隨,價值重估潮就此悄悄來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元近日已經算強,兌日圓曾殺上111,豈料人民幣比美元更加強,兌每美元突破6.7關口,創出去年 10 月以來新高,成為本週三全球最強貨幣。一來因為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好轉,由不信變相信;二來由於此前很多空倉,一補便加速了升勢。

目前股市大好形勢,唯一的憂慮,是北韓。平壤軍方本週三更發表聲明,揚言已準備好利用「火星12型」中程彈道導彈,對關島美軍基地週遭包圍射擊,只要領袖金正恩下命令,軍方隨時可以作戰。

不過,沒有衛星導航系統,導彈便不會射得準。現時全球只有四套定位系統,包括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以及中國的北斗。據聞GPS的誤差只是半米,而北斗是5米,更加只覆蓋亞洲而已,因此,在北斗未追上GPS前,估計中國仍採取「忍」字訣。

話說回頭,即使北韓的導彈在無導航下未知射不射得到關島,惟其已是繼美、俄、英、法、中國後全球第六個擁有洲際飛彈的國家,更敢直接向美國嗆聲,不得不讚句「犀利」。

踏入8月,九龍倉(00004)表現煥然一新,一來市場憧憬其業績不俗,二來則傳聞其資產重組有進展,結果本週三(9日)集團公布截至今年6月30日止中期業績的同時,公布擬分拆旗下物業控股公司九龍倉置業獨立上市的建議獲聯交所批准。

九倉置業將會以香港投資物業為主,包括海港城、時代廣場、荷里活廣場、卡佛大廈、會德豐大廈及The Murray(今年年底開幕的酒店)共6項投資物業,而九倉持有的上市附屬公司海港企業(00051)七成二權益,亦會全撥予九倉置業。

九倉指出,這6項物業組合共有約1,100萬方呎樓面面積,總值超過2,300億元,年營業額逾130億元。分拆後,九倉將集中於中國內地投資物業及發展物業、其他香港物業,以及物流和酒店管理。

即使九倉週三股價急升13.95%至79.65元收市,但其往績市帳率仍然只是0.762倍,從而推斷其升勢有餘未盡。再者,該公司中期業績理想,核心盈利按年升22%至72.71億元;投資物業核心盈利錄得3%增幅,達47.77億元;發展物業核心盈利躍升1.61倍至23.06億元。股東應佔盈利則增加26%至84.41億元,當中投資物業重估盈餘為11.71億元,高於去年度的5.25億元。

一週重點新聞

‧人民銀行公布,7月內地外匯儲備餘額達30,807.2億美元,按月增加239.3億美元,為連續6個月回升。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價,7月內地外貿出口總值按年增長7.2%,增速較6月的11.3%回落4.1個百分點;進口則按年增長11%,差過市場預期。有分析料,下半年外貿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在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下,有報道指出,中國對中東國家的投資額去年達295億美元,不僅佔地區投資總額的3成,中國亦已超越美國,成為中東地區首要投資者。

‧路透社引述消息稱,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削減向亞洲買家供應的石油,減幅最高達10%,即中國9月將被減少分配200萬桶,南韓、印度及日本同月則分別被削減逾200萬、逾100萬及接近200萬桶。

‧高力國際報告指出,今年第二季深圳甲級寫字樓租賃成交活躍,租金持續攀升,截至今年底,全市新增供應將達144萬平方米,約佔去年總存量三分之一,處於歷史高位,展望未來兩、三年新供應的重心,將逐步轉向前海區。

‧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報告,AI在製造業市場的市場規模於2023年將達到48.8億美元,在2017年至2023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達52.42%。

‧政府公布元朗南建議發展大綱圖,並將分為4個階段發展成3個小區,提供約2.85萬伙,較去年方案輕微增加800伙,增加1幅資助房屋用地,最快首批居民將於2027年入伙。

‧據差估署數據,6月份私樓落成量錄得2,341伙,較5月份的1,012伙,按月增1.3倍,為今年3月後新盤入伙潮後,單月落成量再突破2,000伙水平高位。

‧差估署數據顯示,6月份全港寫字樓售價指數升至485.9點,累計上半年升幅達8.9%。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港樓價升幅已與市民負擔能力嚴重脫節,現階段政府不適合推出措施,協助市民上車。

‧長實(01113)早前就元朗洪水橋地皮完成補地價4.3億元,以可建樓面約13.9萬平方呎計算,每平方呎樓面補地價約3,112元,料提供約300伙。

下週美國將公布多項重經濟數據,當中包括上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而週五公布的美國上月通脹數據最受注目。市場預期,美國7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升幅是0.2%,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同樣是0.2%,按年升幅則1.7%。若然數據反映美國通脹回升,趨近2%的聯儲局目標,則有機會改變市場對聯儲局的加息預期。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