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抗強風 省成本 工程學博士革新棚架結構


左起:蘇宏邦(大兒子),蘇汝成博士及太太。

今年颱風襲港次數頻繁,不僅對低窪地區造成一定威脅,建築工程所用的棚架也承受不少壓力。每逢颱風過後,棚架坍塌的個案時有發生。三代從事搭棚工程的蘇汝成博士,運用工程學與力學知識,先後研發「竹通混合棚」及「霹靂棚」,達到抵禦強風、減省成本的效果,將中國傳統工藝發揚光大。(撰文:葉永成 | 攝影:鄺銘漢)

 

竹棚在中國已有悠久歷史,相傳在五千多年前,有巢氏便是用竹棚建築第一間「樹屋」,可說是搭棚行業的鼻祖。蘇汝成介紹,歷朝的建築物,如長城、故宮,都有用搭棚技術,長江以南的四川、廣東、廣西一帶的棚架,多用竹、木杉和竹蔑扎作;長江以北則用粗壯木條加上麻繩做材料。

「香港是竹棚技術發展得最成熟的地方,舉凡高空工作,便需要用到棚架輔助工人工作,它是建築工程不可或缺的程序,集工程學與力學於一身,也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工藝。」

 

當初沒想過繼承父業

蘇汝成家族的搭棚生意由爺爺創立、父親繼承。從小跟隨爸爸到地盤巡察及學習搭棚,已經對這門國粹深深著迷。只是身為四子,沒有太大的繼承壓力,港大政治及哲學系畢業後便加入政府做政務官,被派往勞工處做有關勞工安全與處理勞資糾紛的工作。現在他回想過往17年在勞工處的工作經驗,彷彿冥冥之中有安排,不正是為接掌棚業生意鋪路嗎?

「在勞工處的日子,我認識到很多有關棚架安全的相關法例,了解到勞資雙方要面對的困難和處境,對工地安全有深刻體會,這都有助我今天營運的棚架生意。」他說竹棚的安全性經常被人質疑,尤其是打風落雨,竹棚容易受潮變形,釀成意外。自1992年接手生意之後,蘇汝成決心要研發一種抵風雨、耐潮濕的改良版竹棚。

 

「竹通混合棚」加強承托力

「現代的樓宇建築多向高空發展,用竹搭棚每15米高就要裝狗臂架作為支撐,比較耗費金錢時間,而竹桿受潮後會有承托力不足的問題……經過反覆思考研究,終於想出用鐵通加固,在竹棚內加入鐵通,並在外層以交叉分散支撐加大張力,情況就好似打風時用膠紙貼玻璃窗的原理,令棚架更加堅固穩陣。此外,扎作亦改良以箱頭膠帶取代成本高又限制多的傳統竹蔑。」

他說,「竹通混合棚」的竹與鐵通比例為4:6,革新獲得不少地產發展商,如新鴻基、保華、金門等集團的歡迎,廣泛應用於旗下的建築工程中,使用的項目包括譽港灣、將軍澳港鐵站上蓋、沙田新城市廣場;澳門的蓮花廣場、金沙娛樂場、威尼斯人等建造或翻修工程。

 

「霹靂棚」巧用「入榫」技術

基於建造業的成本上漲及建築工人短缺,如何減省成本與增加效率是業內的大趨勢,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後來也被蘇汝成想到解決辦法—就是他的第二項專利發明—「霹靂棚」。原理是利用物理學最基本的地心吸力法則,配合中國傳統建築工藝的「入榫」技術,並改以100%全鋼管製造的鐵通代替竹、杉等材料。

「『霹靂棚』的搭建簡單容易,只需以手錘裝嵌鐵通,即可搭起一層一層的棚架,而這種新式棚架可塑性強、操作簡單,過程中毋須用膠帶將鐵通綁在一起,減省了75%的人力,而效率可提升六倍。」

至於名字的由來,他說是因為工人用手錘裝嵌鐵通時會發出霹啪聲響,故取名「霹靂棚」。這種棚架堅固耐用,應用層面亦廣,可附設樓梯和工作台,建築工人工作時更加安全。此外,可塑性亦高,可配合不同地盤的環境需要;拆卸後,鐵通又可循環再用,符合環保原則。「霹靂棚」使用的項目包括信和中心、信德碼頭、北角酒店、白田邨、恒基的嘉年華會場地搭建等。

冀傳統工藝代代相傳

他感慨地說,搭棚雖是一項傳統工藝,但坊間少有將技術整合的文獻,甚至「搭棚師傅」會被視為「不學無術」的三行仔。所以更激發他以學術理論,配以實際運作,支持工藝改良及傳承。一方面積極培育長子為首的第二梯隊接班;另一方面公餘時也會抽空到理大、建造業議會等講課,代代相傳。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