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資本》三十年回顧】八七股災,《資本》創辦


圖為1970至1987年的港股走勢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美國杜瓊斯工業指數下跌達五百點,持續五年上升的環球股市進入了熊市, 金融史上稱為「八七股災」。

在美國股市的影響下,當年香港股市亦出現凌厲的挫勢, 十月十九日恆指下跌四百點,及後香港更因為聯交所的停市四天(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唯一停市),促使恆指於十月廿六日下跌達一千一百點,直到十月廿七日恆指挫落到1960點後,在十月廿八日反彈, 報2640點水平,才再出現另一段跌勢。

恆生指數在這次股災一共跌了四成,股災亦促成了香港證監會的成立。

《資本雜誌》於當年十二月創辦,該期邀請了著名經濟學者張五常進行分析,張五常認為當時近一年的股市升勢早已脫離基本因素,是「牛群直覺」(Herd Instinct)的行為。而刺破股市泡沫的導火線,則是美國以三次加息來阻止美元下降。

三十年過去,八七股災為我們帶來什麼啟示?二零一七年,環球經濟正逐步進入加息周期,而環球市場的資產價格亦處於偏高水平。近日野村警告,全球32個經濟體中,香港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最高。坊間常有「十年一災,逢七必爆」之說,到底歷史會否重演?

為補充恆生指數當時只計算三十三隻成份股的不足,第一期《資本雜誌》創立了資本全面指數(計算港股所有股票)和資本補充指數(單獨計算二三線股的升跌勢)。上述指數發現,在八七跌市前,二三線股的升勢並未充分反映於恆生指數內,而跌市之後,二三線股的跌幅比恆指成份股更甚。在第十四期《資本雜誌》出版時,由於聯交推出一個新指數,資本指數便功成身退,不再刊出。

以下節錄自〈編首語〉,鄭經翰:

「很多人懷疑,十月風暴後,是否出版經濟刊物的時候。我們的答案是,這是最佳時機,因為過去市旺與賭搏無異,現在反而需要分析仔細,資料翔實的財經刊物。最佳的歷史先例,便是美國Fortune在 一九三零年股市大跌後創刊。因此,資本亦是生逢其時!」

以下節錄自〈編首語〉,香樹輝:

「熊彼德說企業資本家除了要賺錢享樂之外,受三大因素推動努力致富,就是:
(一)建立私人王國的夢想,今之企業如昔之貴族封邑,愈大愈好;
(二)人具有征服的意念,爭鬥的衝動,要証明比其他人優越,成功不是為了成功的果實,而是為了成功。
(三)創造的樂趣和辦好事情的喜悅。
願與讀者共勉!」

以下節錄自〈資本雜誌創刊誌賀〉,李福兆博士:
「從來,資訊就是力量。因而我們可以相信在社會、政治或經濟各個層面上的成功人士,每每就是擅於捕捉與運用資訊的人,香港傳播媒介在向外報導真確而詳盡的資訊上,一直肩負重要的責任,我相信資本雜誌的創刊正標誌著朝向這個目標的另一步,在此我謹祝資本雜誌駿業宏開!四海風行!」

以下精華節錄自〈張五常論資本主義可怕〉,張五常撰:

「最近美國股市暴跌之後,芝加哥大學的貝加(Gary Becker)在Business Week發表了一篇評論,指出那流行的『有效經濟市場原理』難以置信。他的理由和我的一樣:在經濟的基本因素上,他實在找不出有那些轉變足以影響這麼大的預期轉變。當然,他和我都不會否認基本的經濟因素是構成市場預期的主因,而股票的現價是基於人們對前景的預期。但貝加添上了凱恩斯( John M. Keynes,一個炒買炒賣高手)的觀點:人們在市場的買賣,有時是基於他們意識到其他一般人認為將來的平均市價會是怎樣的。這種像佛利民(M. Friedman)所指出過的、「牛群直覺」(Herd Instinct)的行為,是鬱金香的現象了!

以基本因素促成預期,然後把預期的前景折現而成股價的證據多的是。但經濟學者不能否認,在某些難以解釋的情況下,『牛群直覺』的行為(見他人走,就盲目地跟著走)是可以發生的。經濟學者,或任何人,顯然是無從解釋或推斷這行為的發生。如果誰能作此推斷,他必富可敵國,而只要他一個人能從中取利,牛群的行為就會隨之轉向。

近一年多來舉世的股市暴升,我們難以明白,但牛群的突然轉向卻是不難明白的。這不是因為千夫所指的美國赤字(要記得赤字急升之時,股市也在急升),也不是因為美元下降(美元下降最急之際,股市上升也最急)。我認為在十月間的牛群轉向,其觸發的導火線,是美國連續三次以加利息的辦法來阻止美元的下降。美元下降是大勢所趨(這大勢因何而起說來話長),強改一種市價(利率是市價)來挽救另一種市價,愚不可及,就是蠢如牛群也突然驚覺,向後轉而狂奔。」

以下節錄自〈當前熊市的特點〉,蔡華撰:

耐性-熊市的唯一策略

面對已經來臨的熊市,與及可能於九零年出現的大恐慌,投資者應有的是『耐性』,不論入市搏反彈,還是趁反彈撤離市場,熊市第二期是最後『保本』的機會,亦是誾下於未來的牛市中期翻身的資本,因此每一次行動都要正確,萬一失誤,便會將耐性消磨,在躁性一發之下,前功盡費。

因此利用高估低買策略為上:錯過了一次機會便算數,而且應該集中於財政狀況極佳的藍籌股,每次反彈的入市資金不應超越總投資金額(不做孖展)的二分之一。在今次反彈過程中2320、2420、2600/40、2770/50等均屬阻力點,在適當水平回吐後,待回落到升幅的二分之一再吸納,並且訂定止蝕盤。

總之,在熊市中入市是可行的,因為它是訓練個人投資性格-並非技巧-的磨坊,能夠於熊市有所斬獲,未來的牛市將會屬於這些精明的投資者。

總括來說,熊市入市要有耐性,下不到注不打緊,不要為了趕著下注,連最後的本錢也輸掉。」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