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英脫歐現商機 香港趁機搶生意


香港有機會發展成亞洲區的交易記帳中心。

英國脫歐對金融市場影響巨大,但動盪之中,總有商機,香港更有大得著。市傳包括大摩在內,有多間投資銀行考慮將亞太區交易賬簿遷至香港。香港近年的金融業務一直偏重新股上市,但其實仍有大量商機待發掘。

英國脫歐的談判仍在進行中,「分手費」、貿易、出入境安排等等,大量問題待傾,但無論如何,英國脫歐已成定局,倫敦作為歐洲金融中心,一定會對金融業的經營有很大的影響,而投行們亦開始部署,要如何過渡是此的難關。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摩根士丹利正在準備設立一個新的香港簿記實體,以處理亞太地區客戶的交易,現時亞太地區客戶的業務佔據其位於倫敦的市場業務的一大部分,大摩希望香港可以成為債券和其他交易資產的可行選項,冀在幾年內將差不多全部亞太交易帳簿從倫敦遷移到香港做好準備。消息人士指,亞洲的監管機構的制度與倫敦不一樣,相信搬遷會造成一定的成本,但不會構成極大的開支。

除了大摩之外,其他投行亦是蠢蠢欲動,市傳亦有另一間美資投行正向香港金管局查詢,關於在香港經營業務的資本要求。另一間美資行亦在考慮在英國脫歐後,是否將部分業務留在倫敦,或由於亞洲的單位處理交易,而新加坡與香港同為考慮之列。

英國脫歐,為其他城市帶來新的機遇。

監管較歐美寬鬆

其實大摩亦已選定法蘭克福作為歐盟經紀自營商業務的「合法總部」,其他已選擇法蘭克福作為歐盟新總部的銀行尚有野村、大和證券、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渣打銀行、摩根大通、高盛等。

雖然法蘭克福成為總部的首選,但香港在此次脫歐潮中仍能分得到部分生意,部分原因是監管問題造成。事實上,經歷金融風暴及金融危機之後,歐美地區對衍生產品交易的監管開始收緊,美資行的基金客戶對於在美國或歐洲記帳有所保留,所以將交易活動移至亞洲近年已成趨勢,在英國脫歐後一定會更多。

金管局早已留意到機遇,該局總裁陳德霖之前已表示過,英國脫歐主要影響原以倫敦作總部或經營的金融機構,是否需要遷往其他歐洲地區。不過,部分金融機構亦趁機考慮,將亞洲的風險交易及記帳部分搬至香港,因香港接收亞洲的訊息較佳,有利金融機構作風險管控。

陳德霖指,過去亞洲的交易量不大,金融機構為免耗用過多金融基建,故大部分選擇在倫敦處理相關工作,但現時亞洲客戶的交易愈來愈多,相信除歐資外,連美資金融機構亦會考慮將亞洲客戶的風險交易及記帳部分搬回亞洲,對香港有利。

李小加暗示創新板有機會胎死腹中。

星洲東京挑戰大

金發局主席史美倫認為,香港發展成為主要的交易記帳中心,能增加相關的經濟活動,更多的資產配置、更高的流動性和交易量,不但會為香港帶來可觀的財政收入,更有助金融服務業在業務營運、風險管理和合規等各方面創造更多職位,為香港帶來質量兼備的效益,而交易記帳業務增加,亦可能使香港市場累積潛在風險。

不過,發展成交易記帳中心,亦非一條直路,更要面對極大的競爭。長久以來,大型國際金融機構均主要於倫敦和紐約為其有關銀行業務,以及衍生工具和證券的交易進行交易記帳。雖然有大量國際金融機構進駐香港,但在交易記帳業務方面,香港仍然輸給倫敦和紐約,而在亞洲區內的交易記帳中心,香港更要面對來自新加坡和東京兩地的競爭。

證監會現行的監管資本制度是基於流動資產,而提出的資本要求,傾向高於同是採用《巴塞爾協定》風險為本資本制度的金融中心,例如如果證監會持牌法團考慮進行一項典型的市場延拓業務,其監管資本需要大約一點二倍的交易名義金額,但倫敦或紐約等其他市場所要求的則相對為極低,令香港頓失吸引力,所以有必考慮統一香港不同的資本要求。

由於反對同股不同權,香港當年便錯失了阿里巴巴的IPO。

DTA數量遜色

證監其實亦已作準備中,一五年開始,已就《證券及期貨(財政資源)規則》提出諮詢,並已有多項經修改及新增建議,希望可以增強香港的競爭力。香港在不少制度上都較為僵化,但區內最強的競爭對手新加坡,就靈活得多,在不少監管制度都有豁免,而稅務安排亦較香港佳。以避免雙重課稅協定(DTA)為例,與香港簽訂DTA的司法權區數量,仍然低於其他主要金融中心就遠低於新加坡和日本。

除了記帳中心這個戰場,上市公司生意,就一定是香港及新加坡必爭之地。「同股不同權」問題,在香港討論已久,而為引入同股不同權而建議設立的創新板,市傳有很大機會被政府否決,令計畫胎死腹中。

太依重內地企業

香港的討論沒完沒了之際,新加坡已先企出來搶生意。新加坡交易所高級副總裁林榮顯近日表示,新交所已在今年九月開始,容許已在司法制度完善的公司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在新加坡作第二上市,而下一步會考慮再容許作第一上市,但仍需與當地監管部門商討,暫未有具體時間表。他認為,新加坡和香港交易所定位不同,不存在直接競爭,因為香港的新股市場主要服務內地企業,反觀新加坡市場則較為國際化,特別是可以吸引東南亞地區的公司上市,現時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中,有四成是外國企業,八成投資者來自海外。

新交所這一說,又說中了香港市場的要害。因為現時港交所近二千間上市公司當中,超過一半是內地公司,市值更被佔去超過六成。港交所亦希望可以開拓到新的客源,奈何不斷失去大生意。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