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同股不同權 港交所獨贏 中港齊輸


李小加認為港股引入一個全新類別的公司,加上「互聯互通」下,將會出現爆炸性增長。

港交所(00388)公布創新板諮詢總結,宣布新經濟行業公司在主板落實「同股不同權」(WVR,Weighted Voting Rights)的上市方法,最早有望於明年第二季推出。港交所積極推出同股不同權,只因二○一三年阿里巴巴曾因有關問題捨港赴美上市,加上有見騰訊(00700)近年的出色表現,成為港股推動力,因此深深感受到新經濟股的力量。

事實上,現時中國市場上仍有不少尚未上市的科網巨無霸,如螞蟻金服、小米等等,一旦港交所放行「同股不同權」,可望吸引相關企業來港上市,同時吸引更多資金駐港,成為新一股升市動力。港交所(00388)作為本港唯一上市平台,愈多公司來投,收入自然愈豐厚,可見近日其股價反覆向上。然而,由於香港未有如美國一樣的集體訴訟權,一旦新制施行,一眾小股民利益則將會受損。

據港交所(00388)的建議,合資格成為「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必須要業務成熟,且預期市值最少達一百億元,若市值達四百億元,則不設收入要求。而相關董事只需持有百分之九點一的股權,就有超過五成的投票權,因而可保留話語權;不過,不同權的股分所附帶的投票權不得超過普通股投票權的十倍。同時,港交所亦容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市值最少達十五億元。

所謂「同股不同權」,即若干人士(多為公司創辦人)所持的股票數量與投票權不成比例,以達到管治企業的目的,這類公司的股票可能會分為兩類,在公司表決或分配權益時有不同;同時,兩類股票亦會在證券市場上流通。這種模式是不少新經濟企業、科網企業所崇尚的上市模式,箇中因由是出於科技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普遍需要多番融資,會大量稀釋股權。

而掌舵人為了保證公司控制權,大多採取「同股不同權」架構。現時不少大型美企都實行「同股不同權」,如Google母公司Alphabet、巴郡、萊納房屋等。對於推行新的上市制度的時間表,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會在明年一季度推出有關細則諮詢,在二季度總結並公開相關結果,最快於二季度末可接受符合條件公司的上市申請。從文化的接近性和公司需求來看,估計內地的新經濟公司將是上市制度改革後在港上市的主力軍。

在港交所帶動下,恒指上週重上二萬九千點。

為股市添動力

由於除了生物科技行業,其他同股不同權公司的上市門檻最少為市值一百億元,在相當市值規模下,相信不少都能進入恒指成分股、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等指數成分股中。此外由於互聯互通機制也規定,只要進入到某幾個分類指數成分股裏,就可以納入港股通名單內,故這批新力軍亦有望榜上有名。

其實港交所籌備推出「同股不同權」已有多年,最早的觸發點是二○一三年時,當時內地科網巨頭阿里巴巴意欲來港上市,更向港交所提出「AB股」上市方案,然而,當時社會未有共識,故唯有拒絕,之後阿里再提出以「合夥人制度」上市,最終也被拒門外,而該股自美上市後,股價以倍數上升,難免叫港交所牙癢癢。

阿里有機回流

有分析指,當年港交所白白放走阿里巴巴,之後科技股大升,等同少了一隻騰訊在港上市的效果。如今騰訊每天的成交額達九十億元,假設阿里巴巴如騰訊般表現良好,損失阿里巴巴等如香港每天損失九十億元的成交額,大約佔總體成交額的百分之七點五,數字是相當龐大。

但今次若改革順利,不止阿里,更將有可能吸引更多中國明星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單是明年便有小米及阿里系的螞蟻金服。有消息指出,螞蟻金服將在二○一八年底或一九年在海外上市,上市地點很可能是香港。公司在去年四月完成B輪融資後,估值高達六百億美元。

內地的新經濟公司將是上市制度改革後在港上市的主力軍。

可搶內地生意

另外,市場消息指,目前小米公司已正式邀請投行,就其明年上市大計遞交意見書,銀行建議最可能的上市地點選擇香港。小米上市後市值可能達一千億美元,即約七千八百萬港元,將成為明年全球最大的科技股IPO。除這兩隻明星股外,據傳明年會有兩間騰訊系公司將會到港上市,包括在線醫療服務創業公司微醫集團及騰訊音樂,後者目前已成為中國在線音樂領域的霸主。

還有同樣受到同股不同權問題的內地打車APP滴滴出行,亦成為港股爭取的重點IPO之一。公司在今年五月完成五十五億美元融資後,估值上升至超過五百億美元,躍身成為全球智能出行行業的第二名。至於中國平安(02318)的P2P借貸平台陸金所,市傳計畫明年上半年來港上市,集資額介乎三十億至五十億美元。

帶旺H股市場

A股缺乏大型新經濟股作為引擎,今年的走勢繼續如一潭死水。以上證指數為例,由年初的三千一百三十六點升至今年十一月十三日的三千四百四十八元的高點,升幅僅為百分之九點九。可以估計,一旦落實「同股不同權」,港股總攬更多新經濟股後,兩者的差距將會更進一步擴大,屆時中港股市或將進入H股旺、A股衰的狀態。

港交所最受惠

而H股旺場的最大受惠者,當然是港交所,目前港股新經濟所佔市值僅為百分之三,遠低於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紐約交易所的六成及四成七,可見潛力極大。外界亦一致看好港交所,認為港交所擬引入新制,有利引入優質企業,長遠有助成交,支持日均成交額向上。

美國資本市場對中資金融股認知度有限,赴美上市價值容易被低估。

然而,港交所成為大贏家的同時,市場上一眾小股民卻或因為「同股不同權」而淪為輸家,雖然李小加強調會把股民利益作為推行的前提,並強調,不會因引入「不同投票權」架構而改變或者減少對中小股東的保護措施,為了應對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新風險,新的章節還將對以同股不同權獲取公司控股股東地位的公司,推出更具針對性的特殊投資者保護措施。但證監會就指出,投資者認為同股不同權不應成為市場常態,並要有嚴格保障投資者措施,而證監將非常重視這些意見。

摧毀香港美譽

外界最關注的是「同股不同權」令不同等級的股分持有人有別而有異,一般來說,專責管理層的股東會持有特權股而享有更大控制權,被指有違反社會公平原則,小股東的權益可能受損。而且香港現時未有像美國保障小股東的「集體訴訟權」,而港交所只是建議,為保障投資者,同股不同權公司的特權股分比例上限為一股有十票。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就認為,即使有一股十票的上限,亦已意味著股東只要持百分之九點一,便將得到逾半話事權,這是一個「頗大的不平衡」。因此,港交所若在未有充保障小股民下就執意推行,港股隨會因為幾隻股王,輸掉投資者的信心,更會摧毀香港用了數十載辛苦建立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美譽。

Related Articles